首页  /  官方周边展示  /  汉斯布鲁谈CBA:对抗很强、强度很大,就像80年代的NBA

汉斯布鲁谈CBA:对抗很强、强度很大,就像80年代的NBA

官方周边展示 9687

鉴于此,中国篮协才想着来从“源头”解决问题,那就是提高整个联赛的对抗水平,让所有的球员本身就处在一个高对抗的联赛当中,这下到了国际赛场上就不会那么“慌乱”了。

客观地说,初心是好的。

二、

方向走错了

前面说了,鼓励身体对抗,增强身体对抗的初衷是好的,但是,就算这样,也不可以完全的放飞自我。

因为,篮球毕竟是一项“有规则”的游戏。

对抗可以给强度,甚至也可以凶狠,但一定是在规则的范围之内的。

比如,想要去抢断对方的球,一定是通过躯干和腿部的力量去给对方增加对抗,使得他的重心不稳之后,才趁机抢断,而不是一上来就上手去抢,这样的动作是非常“业余”且明令禁止的,只要在FIBA的比赛当中出现了且被裁判看到了,下手一次吹一次。

这就是为什么男篮的球员在FIBA的比赛当中犯规累积会比较快的原因。

再比如,当对方已经眼看着要形成得分了,作为防守球员肯定想做点什么来阻止一下。

但是,这个时候一定是要心中非常有数的。

最好的方式是,不接触身体的情况之下就能把这次进攻给成功“干扰”到。

相对差一点的方式是,在对方还没有起步之前就用一个利落且“安全”的犯规让对方平稳的停下来。

反观,咱们的球员,不管对方起没起步,也不想着如何想办法在不接触身体的情况下就把球给“干扰”下来,就是简单粗暴的一个“横冲”过去,对着对方的身体就来那么一下,画外音:停下来吧,您...

这就是为什么这几个赛季,CBA经常出现受重伤的情况,那都是因为咱们的球员心中没有任何想要“保护”对手的意识。

更为可怕的是,很多时候不但是伤害了对手,同时也伤害到了自己,可谓是完全的得不偿失。

在这些情况之下,联赛层面就应该对于整体的球员动作进行约束和修订,严格的和FIBA的规则保持一致。

明确到底哪些动作是允许的,哪些动作是不允许的。

这样到了国际赛场上就不会那么的“迷茫”了。

出发之前首先要明确自己应该是往哪个方向走,要不然,走的越远错的越狠。

三、

裁判的业务能力要提升

联赛的组成不只是有球员和教练员,裁判也是其中重要的一环。

甚至,一个联赛的整体“风格”是什么样的,就是裁判来“掌控”的。

印象当中,从10年之后看球的这10多年时间里,几乎每场比赛都会有次数不等的争议球,也经常会有球员、教练员和球队的工作人员和裁判发生“口角”甚至是“冲突”。

这就很能说明问题了。

而且纵观咱们的裁判,如果说只是单纯的业务能力不够也还能理解,可是很多时候就是完全的“自我矛盾”和“评判不一”。

正所谓:不患寡而患不均。

同样的动作,对手发生的时候没有表示,等到自己做的时候就是犯规,或者,前一个回合发生的时候无动于衷,这个回合发生了又坚决吹罚。

请问,到底哪个标准才是对的?

难道,咱们的裁判就不能好好研习一下真正的国际判罚标准吗?

可以有一定程度的“摇摆”,但绝对不是凭借着自己的理解去任性妄为。

长此以往,对于联赛的伤害真的是太大了。

裁判应该是赛场之上的权威,但这个一定不是因为“身份”,而是因为自己的“专业”。

所以,作为在CBA效力过的汉斯布鲁才能说出那样的话:中国的联赛是世界上身体对抗最强的,你不知道会发生什么,裁判的判罚也不是那么稳定,比赛很难,强度很大,就像80年代的NBA。

字面意思都是夸赞,了解的都知道,全部都是“反话”。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