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球迷互动活动  /  合肥女柔: 金牌之师面临选材尴尬

合肥女柔: 金牌之师面临选材尴尬

球迷互动活动 3786

10月17日,在宿州结束的2023年安徽省青少年柔道锦标赛上,合肥女子柔道队再次大丰收,包揽女子乙组7个级别的冠军、报名参加丙组的四个级别,也全部是金牌,即便是不在省运会比赛年龄段的甲组,合肥女柔参赛的选手也全部跻身前三名,获得了二级运动员证书。

面对这样的喜人成绩,合肥女柔主教练周道训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却一点也兴奋不起来。他告诉记者,担任合肥女柔教练28年来,有26年在全省都是金牌总数、团体总分第一,这样的成绩,现在却面临着招不到小队员的尴尬。

城里的孩子练田径、游泳、球类、体操、武术套路,一方面是家长喜欢,另一方面是中考可以加分,而摔跤、柔道、散打这类对抗性项目,一般小选手都来自农村,原因很简单,农村的孩子更能吃苦。

周道训说,这么多年来,他招生一般都是三种套路:找亲戚朋友做工作;找上了大学的队员现身说法做亲戚朋友们的工作;找小学的体育老师做工作。跟热门项目家长主动找教练相比,周道训从来就没享受过这种“待遇”。

孩子进队,最小的一般是小学六年级,为了“稳住”这些小队员,周道训不但和颜悦色,还耐心跟孩子们做游戏,一个学期下来,孩子们喜欢上了柔道,周道训才会露出“凶”教练的本来面目。

过去训练条件非常艰苦的合肥女子柔道队,现在的条件已经大为改善了,队员们不仅宿舍有空调、饮水机,洗澡可以免费。第一学期的伙食费每天35元,第二个学期,如果比赛有成绩,基本上就不用花钱了,而且拿到全省前三名的孩子还可以吃上“一等灶”。

“物色到一个身体好、力量大、反应快、接受能力强的苗子,练摔跤、柔道、散打,基本上都能拿冠军,而拿了冠军,那不能算教练员的水平,把‘虫’变成‘龙’,才是基层教练员的真功夫。”在一次全省教练员工作会议上,周道训的这个观点,引起了大家的强烈共鸣。周道训说,合肥女柔各级别队员的配备,42人才是合理的,但队里人数最多的时候,才24人,整个队伍从来就没完整过。

周道训告诉记者,如果安徽的体教融合能像周边的一些省份那样,力度再大一点,省运会比赛,冠军的奖励幅度再大一点,运动员走上专业道路后,退役毫无后顾之忧,那么,像柔道这样的“冷门”项目,才会热起来,到那时,合肥女柔,才可以有底气地谈“科学选材”。(记者 韦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