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级台阶》的故事:佩西奇&乔尔杰维奇、以及南斯拉夫黄金一代
这个男人就是如今的塞尔维亚主帅佩西奇,而他说的“那群孩子”,
是库科奇、迪瓦茨、拉德加、阿里贝波戈维奇以及后来的欧洲著名的“炸弹后卫”、如今中国男篮主教练乔尔杰维奇。
在他们都还是未成年的孩子,在16-19岁的年纪,就成为了当时欧洲最让人期待的“天才群体”。1986年拿下欧洲青年锦标赛冠军、1987年击败“手套”佩顿、“大妈”拉里·约翰逊的美国队拿下U19世青赛冠军。
1985年拿下成年欧锦赛冠军的南斯拉夫在当时的欧洲所向披靡,但在内部的训练赛上他们不止一次地输给这群天赋纵横的小老弟。
2017年,在他们U19夺冠三十周年之际,拍摄了一部名叫《250级台阶》的纪录片,告诉后人那段让人唏嘘的辉煌岁月。
当时67岁的佩西奇回到了塞尔维亚篮协,找出了已经在那里封存了三十年的奖杯,装到箱子里邮寄给已经在天南海北的“孩子们”,里面附上了一张纸条“说出我们的故事”。
于是迪瓦茨、库科奇、乔尔杰维奇、阿里贝戈维奇、伊利奇、拉德加这些后来享誉欧洲篮坛的名字,一个个开始回忆那段属于他们的巅峰岁月。
1984年的一天,佩西奇被正式任命为南斯拉夫U17青年队的主教练。当时正在国内篮协任职的拉雅伊奇、他的前教练通知他,
“我们有一批非常不错的孩子,出生时间在1967-69在之间,现在由你来带他们。”
佩西奇接手了这项工作,并且找到了他曾经的老师、当时南斯拉夫著名的运动学家卡拉列维奇,邀请他作为自己的助理教练,两人一拍即合。
在之后的三年里,他们成了那群南斯拉夫天才心目中的“魔鬼二人组”。
佩西奇选择将球队基地定在Stara Planina,如今保加利亚和塞尔维亚交界地的一处山区,在当时也是一个人迹罕至的地方。
每年他会在这里集训三个月,这里成了那届南斯拉夫国青队所有人的精神家园。
拉德加(FIBA篮球50杰,两届欧洲杯冠军,两次奥运会亚军)回忆道,我从贝尔格莱德出发,结果根本买不到火车票,最后我不得不挤在一个货仓里,旁边竟然还有一头牛!我就是这样第一次去了那个地方。
当然更恐怖的还是在那里的集训,整整三个月时间,他们只能作为住所的山腰小别墅和山脚下的球场里两点一线,周围人迹罕至。
乔尔杰维奇开玩笑道:“有一周我们训练表现不错,佩西奇难道地给我们放了一天假,结果大家都笑了。在这种鬼地方我们哪也去不了,依然只能原地休息,最后我们还是不得不去摸篮球。”
当时18岁的拉德加、乔尔杰维奇、迪瓦茨,库科奇都已经是入选过国家队的天才新星,可是在这里遇到的依然是一视同仁的对待。
一次在克罗地亚的集训中,拉德加和库科奇把两个热情的女球迷扛在肩膀上合影。结果被佩西奇知道后,第二天被罚20次折返跑,不过这次他们肩膀上变成了两个训练师。
用库科奇的话说,“他与我们之间没有民主,是个绝对的独裁者。但在我们那个年纪,最好有个强势的教练,免得我们胡作非为。
我们之间从第一秒开始,他就是个奴隶主。”
他们几乎与世界与世隔绝,唯一的消遣就是看录像。但几部南斯拉夫典老电影到最后让所有人都能背出其中的情节,唯一保持每周更新的是从当时国家篮协寄出的NBA录像。
“我们看NBA,看全明星赛,看湖人与凯尔特人的总决赛。我们必须知道这个世界上最尖端的篮球是什么样的,因为迟早我们会碰上他们。”
与这种近乎苦行僧式的生活相对应的,是他们当时走在世界前列的训练方式。
卡拉列维奇是当时南斯拉夫运动体能方面的专家,他和佩西奇完美合作,一人负责体能、一人负责篮球。在八十年代的欧洲,训练的科学性逐渐被人们重视。
篮球运动员不外是田径运动员,如何对应比赛的需求去提升球员的身体能力成为了新的课题。
而他则是这方面的先驱和专家,不仅全程跟队训练,而且自己设计制作了一些独特训练器材,只为让这群篮球天才在提升技巧的同时打磨出最好的身体。
拉德加:我们每天六点前就要起床在林中慢跑,然后开始吃早饭,之后才是上午的体能训练。我们下午才开始篮球活动。
乔尔杰维奇(FIBA篮球50杰,现中国国家队主教练)回忆道:
他会在纸上标明每组训练科目的数量,然后在最后再告诉我们乘以3,这是他预先设计好的,就是为了提升我们的精神力量。但这真的很折磨人。
阿里贝戈维奇:虽然很痛苦,但我们这群人之后从国青到国家队再到俱乐部,都没有遭遇过重大伤病,就是在这里打下的基础。
还是库科奇(公牛后三冠功臣,90年代初的欧洲田天王)总结得最贴切:
这里就是地狱和监狱,没人想待在这,监狱都比这里过得好。
而这部纪录片之所以叫“250级台阶”,就是他们在1987年出征意大利博尔米奥前夕进行的一项特殊“意志训练”。
在训练地旁的一座山上,正好有一截长长的台阶。佩西奇要求队员们完成三组登阶训练。
第一组能停两次、第二组停一次、最后一组必须一口气冲上去。
那段台阶虽然“只有”250级,但越往上越陡,最后几乎达到了45的坡度。
很多人第一组爬完就已经累疯了,但最后他们还是咬着牙完成了这个训练,几乎所有人一辈子都记得这个魔鬼训练科目。
后来他们回忆,“当库科奇完成这个科目时,他几乎已经死了,躺在地上一动不动,没有呼吸”
卡拉列维奇得意地回忆道“当时他们的心跳都达到220-230,几乎是人体的极限,这就是训练的目的。”
经过那些年“地狱式”的打磨,那支南斯拉夫青年队,几乎以横空出世的姿态震惊了全世界,小组赛就110-95干掉了不可一世的美国队,库科奇三分球12中11让世人胆寒,最后的决赛在加里·佩顿和拉里·约翰逊等未来NBA球星的疯狂反扑、半场40-43落后的情况下,愤怒的佩西奇几乎砸掉了他们的更衣室。
结果换来了下半场可怕的巴尔干雄狮,他们很快振作起来,最终以86-76逆转夺冠。
后来这群年轻人很快升入了国家队,他们在1988年汉城奥运会上拿到了银牌、1989年拿下了欧锦赛冠军,又在1990年世锦赛上连续干掉美国和苏联登顶,库科奇拿下大赛mvp。
在当时的世界篮坛,他们已经是绝对的霸主,1992年奥运会前,所有人都期待他们跟梦之队一较高下。
但1991年当他们最后一次代表南斯拉夫在罗马欧锦赛夺冠时,现场的转播员却是这样播报的:
“你们今天看到的这支南斯拉夫队,很可能是欧洲历史上最伟大的球队。但这将是他们最后一场比赛了。”
然后就是斯拉夫半岛上的熊熊战火,数十万人丧生、数百万人流离失所,塞尔维亚人和克罗地亚人不共戴天。
篮球在战争面前,显得那么弱小和不堪一击。
于是那支坚如磐石、亲如兄弟的南斯拉夫“黄金一代”也分崩离析,库科奇、拉德加以及“欧洲乔丹”彼德洛维奇属于克罗地亚,迪瓦茨、乔尔杰维奇和主教练佩西奇等则回到塞尔维亚。
国仇家恨让他们老死不相相来。
乔尔杰维奇曾回忆道“从前他们能来我们这儿,我们也能去他们那儿,但现在不可能了。”
佩西奇1987年后就前往德国执教,此后成为欧洲最成功的教练之一,然而他依然对最付出心血的那支“黄金一代”耿耿于怀,每当他碰到当年的队员,都会问:你和其他人还保持联系么?你们有谁会聚到一起么?你还保留着当年的合影么?
巴尔干半岛上的人们,对于球类运动的天赋是天生的。克罗地亚人是世界上最高的民族,斯洛文尼亚人最富于纪律,波斯尼亚人有极强的融合能力;马其顿人勤苦执着,塞尔维亚人如狮子一般好斗。
所以才有了那样一句谚语“如果你想赢得冠军,没有什么比组织一帮南斯拉夫人,然后给他们一个球更保险的了”。
后来的日子里,库科奇拉德加们带领克罗地亚连续两年在奥运决赛上输给梦之队获得银牌。
佩西奇作为南斯拉夫主教练,带领只有塞尔维亚和黑山人组成的国家队连续拿下1998和2002年世锦赛冠军。
而乔尔杰维奇作为继任者,又带领塞尔维亚在连续三次世界大赛(14年世界杯、16年奥运会、17年欧锦赛)上拿下银牌。
从迪瓦茨到博迪洛加、佩贾,再到迪奥多西奇和约基奇、博格丹,作为南斯拉夫篮球最主要的继承者,仅仅一个塞尔维亚就已经成为世界篮球的重要力量。
而今,73岁的老帅佩西奇依然站在那里,看着新一代的塞尔维亚男篮继续着往日的荣光,然而在他心里,大概再也没有一支球队能够比得上1987年在博尔米奥夺冠的那群孩子了。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最新发布
-
阿森纳vs热刺球员回归:英超北伦敦德比的阵容变化与战术分析
2025-05-02 12:07:20 -
姚明赢得了多少奖项
2025-07-29 04:29:21 -
7.6世界杯焦点之战:激情对决背后的战术博弈与球员高光时刻
2025-05-29 18:41:28 -
辽宁CBA男篮征战世界杯预选赛:球员名单与球队展望
2025-05-06 17:26:16 -
激情与荣耀的碰撞:2022卡塔尔世界杯足球赛开幕式全纪实
2025-06-12 10:01:33 -
2023年济南足球比赛时间安排及观赛指南:不容错过的精彩赛事
2025-05-10 20:08:49 -
泰达最帅球员李志斌:从颜值担当到实力派,他的足球人生如何逆袭?
2025-05-30 02:00:25 -
世界杯亚洲小组赛排名揭晓:东亚劲旅能否突围?
2025-04-27 00:59:46 -
【足球新星】欧冠最年轻登场球员:天才少年的崛起之路
2025-07-13 21:31:43 -
南京女排在世界杯赛场上的精彩瞬间:现场观众的热情与激动
2025-05-23 10:34:13